伴随着木屑纷飞,宗教人物、动物、花鸟、红军人物……一堆堆形状各异的树根,经过能工巧匠的精雕细琢,变成一个个精致的根雕艺术品。昨日上午,2012年“海西金蓝领”杯工艺品雕刻(木根雕)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一届中国·闽侯根雕艺术博览会在闽侯上街根雕展示交易中心举办,这是闽侯县也是福州市首次举办此类活动,来自两岸的50名选手在场同台“火拼”雕刻技艺。
此次赛会从13日开始至19日闭幕,主题为“根系闽侯,雕琢九州”。活动期间,将开展工艺品雕刻(木根雕)职业技能竞赛、大师论坛活动、木根雕作品拍卖、根雕摄影大赛等多项活动。
相比于比赛现场的各种宗教人物、动物、花鸟等题材,一位来自湖南的85后雕刻师尤先生的作品引来了众多人的目光,其作品构思来自于电影《闪闪的红星》,潘冬子为主题形象。问起为何以红色题材作为此次参赛的主题时,尤师傅告诉记者,小时候耳濡目染的红色电影给他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为了判断人物的表情是否传神,有时候较劲起来,会保持一个注视的姿势十几二十分钟以上。”尤师傅告诉记者,走“另类”路线,也是希望让大家注意到,雕刻作品不再是供游客、高端人士和具有文化内涵的人才可以接触的物品。而是可以玩复古、玩花样、玩新意,演变成一种更随意、更贴近年轻群体的DIY小玩意儿。
此次来参赛的台湾雕刻师多以抽象、即兴为主,一共有三位来自台湾的雕刻大师参加了这次比赛。来自台湾的选手官师傅,此次他带来的作品是以五只小猪为形象的《五福临门》。官师傅表示,这是他即兴想起的主题,此前他并未做任何准备。
“台湾当地的木材资源也比较少。雕刻的原材料内部有时候会‘惊现’一个年久腐蚀的大窟窿。这种非人为造成的因素往往也导致了一个半成品或即将完成的作品面临重新‘包装’的境地。因而,台湾的雕刻师傅大都偏爱临场发挥。”官师傅说。
相比台湾的抽象与即兴,祖国大陆的雕刻师们更倾向于传统风格。例如现场不少作品诸如弥勒佛、八仙、达摩、钟馗,都偏向传统和宗教风格。